重慶海關人務實勤勉、砥礪前行,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推重慶外貿迎來發展的“春天”。
“現在,我們做進口食品,只需上網自助申領電子信息,經銷商和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二維碼隨時查詢,太方便了。”重慶歐燁紅酒貿易公司負責人說。
重慶海關大力推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電子化改革, 聯合重慶市市場監管部門在各區縣共同推動市場流通環節采信電子化信息,提升執法互助、互認,為的就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群眾辦實事。而這只是重慶海關2021年開展為期四個月的“促進跨進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所推出的16項惠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重慶海關還聯合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從推進口岸通關和物流模式改革、增強口岸綜合服務質效等6個方面推出17條惠企措施,持續提升重慶跨境貿易全鏈條便利化水平。
重慶的汽車產業就是率先享惠的產業之一。圍繞重點優勢產業穩鏈優鏈、產業升級,重慶海關推出惠企措施,對免于辦理強制性產品認證的汽車零部件實施“先聲明,后驗證。”11種編碼的進口汽車零部件憑聲明就可以即時申報和快速通關,平均通關時長較之前縮短5天以上。對涉及ccc認證的進口汽車零部件產品,采信第三方認證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書,不再實施抽樣送檢。企業向重慶海關辦理業務時須交驗紙質材料的,允許先通過拍照、掃描等方式提供電子文檔,后通過寄遞或現場送達等方式補交紙質材料。同時,開設“只跑一次、首問負責”窗口和“認證企業優先辦理席”,讓企業只打一個電話、只找一個部門,而且必有反饋,必有結果,確保通關難題能得到快速有效解決。
初夏的傍晚,重慶鐵路口岸一輛載滿電子元件集裝箱的貨車,在運抵場站卡口時,僅3秒鐘就完成了運抵確認、放行進站。
這正是重慶海關深化應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推進口岸智能化所帶來的效率提升。通過在鐵路口岸全面推動提前申報,升級場站卡口光學車牌識別系統,上線自動運抵采集集裝箱數據功能等改革創新舉措,貨物在運抵卡口時系統自動采集、自動對碰、自動解析相關數據,數秒內完成運抵確認,如無需查驗立即放行,貨物滯港時間壓縮80%以上,切實提升了運輸效率,節省了物流費用,幫助企業實現物流“零庫存”。推進鐵路口岸理貨系統與“單一窗口”轉關自動核銷模塊的對接,減少企業進口貨物二次裝卸的物流環節,有效壓縮進口貨物口岸作業時間。
在大力提升鐵路口岸通關效率的同時,重慶海關還在“江海聯運”方面重點發力。聯合上海海關試點新型“離港確認”江海聯運轉關模式,通過信息流和貨物流的雙向簡化,壓縮貨物在港時間約48小時。推進“船邊直提”和“抵港直裝”試點。聯合口岸物流部門支持“滬渝直達快線”穩定開行,減少貨輪中途停靠,實現直達快運,長江水運段所需時間比開行快線前縮減了四成以上。這些創新舉措讓通關和物流有效銜接,為重慶水運進口貨物快速通關賦能,水運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72.37%、96.66%。
“現在我們可以用關稅保證保險單辦理匯總征稅,在我們工廠建設初期,大大減少了資金占用,太好了。”一家剛落戶重慶的企業負責人欣喜地說。
為減輕企業負擔,打造良好投資環境,重慶海關不定期向園區和企業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企業繳稅習慣及參與改革意愿,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分析政策疊加優勢,積極宣傳匯總征稅、關稅保證保險、一保多用等優惠便利措施,引導企業充分享惠。29家企業使用“一保多用”模式進行備案擔保,總額6.9億元,循環使用5.5萬余次,有效節約企業資金成本8500萬余元。疫情發生以來,對受疫情影響企業延緩繳納進口環節稅款2.9億元。落實國家減稅政策,累計減征稅款22.65億元。同時,聯合財政、稅務部門進一步明確啟運港退稅政策的適用條件、適用范圍和辦理流程,有效解決了重慶內外貿貨物同船運輸無法享受啟運港政策的問題,幫助企業盡早完成退稅,加快資金周轉,促進關區企業降本增效。
“人勤春來早、奮斗正當時”,良好的發展態勢和營商環境來之不易。重慶海關將繼續深入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找不足、補差距,持續挖潛創新,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內陸開放高地而不懈奮斗。(辛麗霞、吳曉放/文)
南京海關助力自貿協定紅利釋放西寧海關積極主動服務“藏毯展會”進口檢測儀器清關需提供哪些資料廣州市區內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將享20項聯合激勵措施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首批進境參展品完成通關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助力大連口岸邁進“共享數據”新時代11800支!廈門海關查獲今年來最大一起違規攜帶香煙入境案“每逢佳節倍思親” 節前元宵產品出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