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通關現場,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王俊亦提交了一份215萬元的關稅保證保險單,為其進口貨物辦理稅款擔保手續,實現“先放行后繳稅”。
“近年來,企業的銀行授信額度有限,且銀行貸款年利率在5%以上,企業之前一直繳納全額保證金作為稅款擔保,流動資金比較緊張。”王俊亦表示,海關推出關稅保證保險后,不占用企業授信額度,且費率只有貸款利率的十分之一左右,企業已經通過這種方式擔保稅款9.9億元,財務費用支出減少了1860余萬元。
關稅保證保險是海關總署2018年9月1日起開展的稅款擔保方式創新改革,進出口企業憑借保險公司出具的“保險單”就可辦理海關稅收擔保手續,實現貨物正常通關。
與傳統的現金保證金、銀行保函等海關稅收擔保方式相比,關稅保證保險不占用企業的銀行授信額度,在投保企業準入門檻、保險費成本、操作便利性、提高通關效率等方面都具有優勢。自2019年1月1日起,關稅保證保險可用于匯總征稅,保險金額可根據企業納稅情況在保險期間循環使用,兩項改革紅利疊加,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青島海關作為全國首批關稅保證保險改革試點海關,兩年來積極推進改革實施,并疊加企業通關關稅業務改革政策,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
如關稅保證保險疊加匯總征稅后,由試點保險公司以保單形式對匯總征稅稅款進行擔保。企業在貨物通關時,憑借“一張保單”即可享受“先放后稅、匯總繳稅”的便利。
以青島麗東化工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是一家以進口石腦油為主要原料的企業,平均每月需進口4船石腦油,每船石腦油繳納的各項稅金就可達1億元,關稅保證保險疊加匯總征稅改革,給企業提供了全新的融資途徑。“自從使用關稅保證保險以來,企業的財務費用支出減少了約1600萬元,僅今年以來就減少約600萬元。”公司關務負責人張小朋介紹。
關稅保證保險改革是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重要舉措,尤其在當前外貿形勢下,對海關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起到重要作用,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具體措施,有利于促進貿易便利化,穩外貿促發展。
據統計,改革實施兩年來,青島海關已接收人保財險、太保財險等8家保險公司為轄區845家企業提交的關稅保證保險單4334份,擔保金額合計437億元。(王坤 孫偉東/文)
拱北海關“5.26”專案組抓捕行動側記海關助力河南連翹芽茶首次出口煙盒里面藏象牙!廣州海關查獲一宗走私象牙制品進境案上海進口潤滑油報關代理公司哈爾濱海關創新服務助力對俄貿易實現“開門紅”日本進口日用品清關的流程_日本涑口水進口清關寵物貓糧進口清關所需資料與報關時效海關總署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維護公平貿易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