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成都高新西園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海關總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組成的國家聯合驗收組的正式驗收,成為成都市繼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后第二個通過驗收的綜合保稅區。
據悉,成都高新西園綜合保稅區于2018年10月4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位于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總體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東至天欣路南延線、南至貨運大道、西至規劃道路j線、北至濱河路。目前,已按照《綜合保稅區基礎和監管設施設置規范》,全部完成基礎設施、隔離設施、專用通道、監管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驗收過程中,國家聯合驗收組聽取了成都高新西園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情況和預驗收開展情況匯報,對成都高新西園綜合保稅區隔離圍墻、卡口、查驗場地、道路設施、監控系統、檢驗檢疫處理場所和設施、辦公用房及監管配套設施等進行了實地檢查,召開評審會議,一致認為成都高新西園綜合保稅區已經具備封關運行條件,同意通過驗收。海關總署自貿司副司長盛甫斌代表國家聯合驗收組,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陳書平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驗收紀要,并為成都高新西園綜保區揭牌。
作為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綜保區在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19年,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貨值4330億元,位居全國綜保區第一位,用僅8.68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實現了占四川外貿總值的64%的業績。2020年1至8月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3486.8億元,逆勢增長29.1%,穩居全國綜保區第一位。
從成都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開始,成都海關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開展綜保區建設工作,提供業務指導,明確時間節點,確保卡口設施、隔離圍網、業務技術用房、信息化設施等按標準如期建成。驗收通過后,還將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做好產業規劃、項目招引等工作,為企業入駐、政策提前適用等提供便利。
“高新西園綜保區作為我省建成的第二個綜保區,通過驗收并封關運行后,將進一步豐富四川省、成都市開放發展平臺,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綜保區相關政策,充分發揮最優開放平臺的作用,為外貿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成都海關自貿處負責人雷率說。
據成都海關介紹,為促進四川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對外開放平臺申建、發展,成都海關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海關總署相關要求,將推進全省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發展作為重點工作,制定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細化方案,出臺支持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發展的12條措施,支持地方政府加強頂層設計、抓好基礎建設、加大創新力度,實現錯位發展,培育四川整體競爭優勢,充分發揮好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平臺對全省開放型經濟的整體帶動作用。
海關查獲走私iPhone7手機34臺孜然進口報關清關操作流程詳解RCEP正式生效滿半年 杭州海關助力企業進出口享惠超7300萬元合金刀片進口報關記得準備這些資料!福州海關無害化銷毀罰沒走私凍品677噸全國“三互”大通關改革現場會代理馬達加工機械出口報關北京海關開展全國首例境外電影底片洗印加工貿易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