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蘇海關對某機械公司進行稽查,發現該公司向海關申報的德國產的塑膠粒子,申報商品編碼為3908.9090.00(其他初級形狀聚酰胺,關稅率10%,無反傾銷稅)。而實際貨物為聚酰胺-6切片,商品編碼3908.1012.00(對歐盟原產貨物需要征收反傾銷稅)該公司由于漏稅而被海關處罰,經查違規原因是因為進口時無原廠發票,發票資料不夠詳細,報關員缺乏歸類知識,憑自己的理解選擇申報相關商品編碼。
如果遇上第一次進口的貨物,資料又不齊全,該怎么歸類呢?最省事也是最不負責任的做法是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常識去猜想選擇一個商品編碼,希望能蒙對。但結果往往是錯的。
最好的做法是要提供資料的部門補齊資料,并提供實物相片,這樣更有助于正確判斷商品編碼。特別是與涉證,涉稅的貨物,更需要謹慎判斷商品編碼。如果公司有建立商品編碼判斷的體制,就可以確保通關部門取得完整正確的貨物情報。
如果上述兩種做法都不想干的,也應該在進口放行后邁開腿,到車間看看貨物,確認與申報的內容是否相符。如果發現錯誤,要及時判斷是否向海關提出主動披露。
總而言之,商品編碼不是高考這樣的一錘子買賣,不能期待自己考的全會,蒙的全對。
絕對配額日本餅干進口報關廣州清關公司操作所需資料東莞危險品出口貨代進口化工危險品報關代理的流程 危化品進口注意事項大陸貨運到臺灣需要什么資料?東莞進口代理費怎么收?為什么在國外買了個玩具還需要辦理3C認證?上海國際貨運公司操作流程_上海貨代公司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