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這兩個孩子確實挺不容易的,我代小朋友的家長感謝你們的幫助。”這是時任廣州市花都區雅瑤鎮團委書記黃筱琳對大家說的第一句話,正是從這句話,揭開了一段堅持了9年的愛心助學故事。
鄧法正、李嘉茵兩位小朋友是在花都區雅瑤鎮登記入冊的兩個貧困家庭的小孩。法正的父親半身癱瘓,行走只能靠輪椅,全家人的生活開支落在了社會救濟和媽媽打零工賺取的微薄收入上;嘉茵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還有一個姐姐,媽媽是個環衛工人,每天起早貪黑地干活,只為了給兩姐妹湊足上學的費用。當時的廣州海關下屬花都海關團支部副書記何浩坤,從雅瑤鎮團委了解到這些貧困學生的情況時,毫不猶豫地向團組織提出倡議,幫扶兩名小朋友繼續完成小學至高中的學業。
這一晃就是9年。從2003年起,花都海關團支部的成員們在歷任團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像接力賽一樣將對他們的幫扶變成傳統,變成特色品牌。助學活動依靠著書信往來、探訪、電話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每到寒暑假,團員們都會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不斷鼓勵他們學習知識,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每到端午、中秋佳節,團員們都會結伴去探訪,給他們的家庭送去油、米和應節食品,和他們聊天談心;每次探訪,總不忘帶上牛奶、助學金,用一點點的溫暖,支持他們繼續奮發圖強。時光荏苒,當許多轟轟烈烈的活動都開始偃旗息鼓的時候,團支部的成員們依然堅持用細水長流的感情,與兩位助學的孩子溝通,定期給予他們問候和助學費用。
兩名孩子常常寫信給團支部,告知學習及生活上的狀況,看著那些稚氣的,有時還夾帶著語法錯誤的信件,團員們高興又憂慮,及時給他們回信,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并悉心指出他們文字上的差錯。兩名孩子沒有辜負眾團員的鼓勵和期望,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他們的學習成績在班中名列前茅,并最終雙雙在高考中取得佳績。法正高考總分為571分,超出本科二批a類(理科)錄取分數線48分,佳茵高考總分為550分,超出本科二批a類(理科)錄取分數線27分。
團支部的堅持助學,得到了花都海關全體干部職工的熱烈響應,為兩名貧困學生開展的兩次募捐,籌集到的款項支撐了他們完成從9年義務教育到高中階段的學業。在廣州海關開展的“春風送暖”行動中,花都海關黨總支各支部加入了幫扶的隊伍,選擇幫助了花山鎮、炭步鎮、赤坭鎮等地區的貧困小學生,幫扶貧困兒童從2名逐漸發展到11名,并一直延續至今。廣州市蘇澤群副市長前往鄧法正家庭慰問時,得知花都海關團支部多年的助學事跡,也不禁贊嘆:“海關好樣的!”
隨著貧困學生完成中學學業,團支部將這種愛心延續下去,一刻也不停歇,如探望福利院兒童、發起賑災募捐、聯合花都區慈善超市開展舊衣物捐贈、參加義務清理芙蓉嶂景區垃圾活動、參加“因愛而唱,有你更響”為白血病患者募捐活動、參加“愛在路上,與夢同行”環青海湖大型環保公益騎行活動等等,并將繼續選擇特殊貧困家庭的學生開展助學活動。正如團支部成員徐廣新說:“這里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我愛這里,所以我要將愛心體現在服務這個地方的實際行動中。”
(陳艷芬/文)
青島海關首次為捐贈出口疫情防控物資簽發原產地證書海口海關四項措施扶持企業災后恢復生產經營小小紫蘇葉出口創匯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展示中心(青島)正式對外開放黃勝強在烏魯木齊海關調研廣州海關首次通過“獵狐行動”抓獲外逃嫌疑人湛江海關近期連續查獲3輛涉嫌走私進口高檔汽車3萬余株多肉植物在海關“呵護”下順利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