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山東港口威海港始發的內支線船舶“遠大繁榮120號”抵達青島港,船上裝載的401個集裝箱出口貨物卸船后,隨即被中轉換裝至國際航行船舶,離境運往世界各地。這也標志著青島海關與青島港、船公司聯手打造的“水水中轉智能管理系統”上線運行,企業通過該系統開展“水水中轉”業務,將實現全程電子化,更加便捷。
“水水中轉”是指進出口企業辦理完畢海關轉關手續后,貨物通過支線船舶在兩個港口之間運輸的行為。通過“水水中轉”,進出口企業可以就近選擇小的支線港口辦理海關手續,節省成本,并且通過“水水中轉”支線港口與干線港口之間聯動更加緊密。
青島港作為我國重要的外貿樞紐港,與連云港、大連、寧波等10余個國內港口開展“水水中轉”業務,年均“水水中轉”集裝箱70萬標箱。
為促進青島港“水水中轉”業務辦理更加便捷,適應港口“高端化、融合化、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海關、港口、船公司等合作開發上線“水水中轉智能管理系統”,服務外貿企業進出口,助力港口業務發展。
“通過系統的信息交互、邏輯判斷、智能算法等功能,進出口中轉貨物的企業申報、海關監管、碼頭作業等環節實現了全程電子化、不見面辦理。”黃島海關口岸監管處監管三科科長趙秀紅說,與此同時,海關監管方式也從事前人工審核轉變為系統審核和事后監控,作業效率更高,管控也更加精準。
通過“水水中轉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將船公司的船舶信息、航線信息、載運信息,碼頭公司的碼頭作業信息、運抵信息、裝卸船信息等匯集、共享、共用,改變原來的紙質信息傳遞方式。通過系統將轉關單申報信息與各物流信息之間自動比對校驗,實現驗封指令自動下達,將轉關單審單、封志驗核、轉關單核銷、放行等不同的業務操作凝煉成多個邏輯參數,系統自動比對校驗,實現轉關單自動核銷放行,無需人工作業放行。
“系統為碼頭智能化作業提供支持,整體物流效率可提高30%。”青島前灣聯合集裝箱有限公司操作部計劃主管助理楊玫介紹。
隨著山東港口集團物流一體化的運作,“水水中轉智能管理系統”將作為“集成的智能模塊”復制到各個山東沿海各港口,屆時將有更多企業享受到海關智慧監管帶來的便利和政策紅利,也將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提供更大動力。(曹傳猛、王振鵬/文)
進口清關流程詳細解釋寧波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為自主品牌護航廣州水果進口清關代理公司推薦_專業水果報關代理公司“走私廢物促投公告”發布后 全國首名固廢走私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原產地證代辦找合肥海關移交185件罰沒文物大連關檢聯合執法 查獲完整虎皮3023名旅客順暢通關,海關全力保障國產大郵輪“愛達·魔都號”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