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東口岸醫藥品進口大幅增長,其中第一季度進口人民幣54.5億元,同比增長15.7%,進入4月后,增幅進一步擴大,進口人民幣25.6億元,同比增長44.6%。
5月9日,一票從奧地利進口的人血白蛋白藥品搭乘cz466航班抵達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經貨站分揀后,立即全程冷鏈運輸至白云機場綜保區冷藏倉。
針對醫藥品對冷鏈運輸、儲存的特殊要求,廣州海關隸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對進口醫藥品施行“先入區、后報關”的監管模式,確保醫藥品快速通關。
今年以來,廣州中遠海運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代理進口的醫藥品增長明顯。“向海關簡要申報進口醫藥品信息后,我們就能將貨物運入綜保區低溫倉庫,后續再補充其他申報要素,貨物滯港時間大幅縮短。 ”中遠進口部經理代孝勇說。
廣州海關統計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口岸醫藥品進口增長主要由減稅降費和醫保調整帶動。今年以來,國家接連出臺醫藥品進口環節稅費減免政策,降低醫藥品進口成本。1月1日起,實施《2019年進出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將51種抗癌藥原料藥關稅適用進口暫定稅率降為0。3月1日起,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征增值稅。
近年來,國務院和相關部門先后實施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出臺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短缺藥品供應保障以及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規范國內醫藥品市場,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同時,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也是藥企主動調整價格的重要因素。《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于4月出臺,諸多國外醫藥巨頭為順利進入醫保名單,紛紛調低藥品售價,降價換量,對醫藥品進口形成有利支撐。
據悉,民營企業進口倍增為最大進口主體。4月,民營企業經廣東口岸進口醫藥品人民幣12.8億元,增長2.1倍,占經廣東口岸進口總值的50.2%,超越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最大進口主體。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口人民幣9.8億元,下降22.6%,占38.1%;國有企業進口人民幣2.8億元,增長1.9倍,占11.3%。
歐盟為最大進口來源地,進口增長逾5成。4月,經廣東口岸自歐盟進口醫藥品人民幣15.2億元,增長52.2%,占同期經廣東口岸進口醫藥品總值的59.3%。其中,自德國進口人民幣6.7億元,增長53.3%;自法國進口人民幣3.2億元,增長43.9%。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廣東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為支撐關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廣州海關支持地方政府依托廣州白云機場綜保區建設“華南生物醫藥制品分撥中心”,實施“一線安全放開”“二線分類管理”的監管模式,通過“先進區、后報關”的方式實現進口生物醫藥制品快速入區。聯合藥監部門共同打造“檢測綠色通道”,助力生物醫藥制品快速分撥出區。為節省企業通關成本,廣州海關為醫藥企業提供“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監管模式。企業可以第一時間將進口醫藥品樣品出區,送往監管部門檢測,無需一次性承擔相關稅款及其他通關成本。
廣州海關還大力支持廣州國際生物島華南首個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海關人員進駐平臺“一站式”辦理通關、查驗、保稅監管等業務。探索解決生物醫藥材料對開箱查驗環境的特殊要求,將機場口岸功能延伸到生物島,確保生物醫藥材料運抵后快速通關、運輸倉儲全程冷鏈、快速移庫入倉,有效降低了醫藥品運輸過程中的變質、失活風險。
隨著多項政策利好效應不斷釋放,經廣東口岸進口醫藥品預計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關悅/文)
從“兩頭在外”到“兩個市場”新行政訴訟法正式施行 廣州海關舉行首例證據開示杭州海關移交三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自2016年4月1日起,江蘇省、陜西省、云南省、青島市和深圳市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義烏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驗收寧波海關學雷鋒志愿服務風雨兼程20年海關上門監管服務助力羅漢松進境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28.2%